龙湾:龙湾共青团“青”力“青”为, 为青年学子返家乡解码

文章来源:本站作者:共青团龙湾区委 发布时间:2022年04月20日 点击数:578次 字体:

近期,共青团龙湾区委以承接全国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重点开展区为契机,通过“引燕”“留燕”“育燕”,三管齐下为青年学子返乡解码。加强“家燕归巢 智汇龙湾”品牌打造,不断履行凝聚青年、服务青年的职责,引导在外优秀人才反哺家乡建设,为家乡共富样板打造发挥青春“潜力”。

搭建引燕平台,注入发展动能。一是以数智“链接青年”。通过北京、武汉、杭州等龙湾学子联盟在外联络站深化全域协作,依托线上融媒中心,推送本土信息62条,加强群内互动,掌握学子规模、分布区域、所属专业、职位需求等信息,打造找人才、找技术、找岗位、找资源的动态信息高地。发挥青春“E-line”互联网团建平台动员机制,将“数智”运用在“需求捕捉”等关键领域,团聚在外学子开展实践活动6场,实现团组织建设和公益事业双促进。二是以产业“汇聚青年”。建强OLINK科技加速器“青企驿站”、浙江晨泰科技有限公司数字经济“青创空间”等5家青年科创实体阵地,吸纳国科温州研究院、中国眼谷等7个高能级创新平台作为“区青年人才成长学院”联系点,发挥引领青年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,形成“以人才链促进创新链、以创新链服务产业链、以产业链集聚人才链”的闭环生态圈,助力龙湾抢占未来发展“新赛道”。三是以交流“联结青年”。启动2022年“青云计划”和“师友计划”,深化云上帮扶、跟班学习、深度合作。聚焦“百万人才聚温州”“龙湾人才强区战略”,组织参与“学子家乡行”、龙湾“返家乡”学子“一起向未来”主题交流活动,开展宣传视频导读、人才新政推介、科创走廊参观、学子经验交流、非遗文化体验等子项目,吸引来自浙江大学、复旦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103名学子参加,引导在外优秀学子为家乡发展提供智力保障。

优化留燕生态,提高服务效能。一是借力乡愁打好“亲情牌”。充分利用在外学子“人在异地,根在家乡”实际,以加强思想认同、生活关心、文化认同为出发点,通过结对联系、定期走访、返乡座谈、视频会议等形式,讲好“龙湾故事”“青年故事”。通过传统节日和重大节点传递问候,送上《致龙湾学子的一封信》,以“情”恳亲、以“情”联亲,唤醒在外学子思乡、思家、思亲情结,强化情感纽带作用,让学子返乡“水到渠成”。二是真情暖巢打好“服务牌”。构建青年人才工作联动格局,密切联系区委组织部、区人社局等部门,广泛凝聚社会组织力量推进青年人才工作落地。抓好青年人才精准化社交服务、专业化培训服务、实战化赛事服务、个性化金融服务等要素。以温州人才日为契机,为E类以上高层次人才提供温暖如春的“亲青恋”交友活动,助力青年人才扩大“朋友圈”,架起资讯互通、情感互联、要素互助的桥梁。三是多元协同打好“培养牌”。持续拓展校地企合作范围和深度,建立“共青团+学校+企业+学子”的四级互动网络,构建学校成才与社会成长的直通渠道。联合国科温州研究院成立创业教育联盟,面向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咨询、培训、交流等技术创客空间指导和项目对接,推动形成人才资源共享、区域集中育才的新路径。选树“十大杰出青年”等共富领域典型榜样,积极营造尊重青年人才、关爱青年人才的社会氛围。

创新育燕方式,提升学子素能。一是做优青春实习。依托“返家乡”和温籍学子联盟平台推出企事业单位实习岗位168个,通过岗位征集、广泛宣传、线上报名、岗位匹配等流程,实现零次见面、双向匹配,成功促成134名龙湾籍大学生回乡实践,在岗位体验中引导学子增强服务人民、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二是做强青春治理。紧扣党建引领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建设,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专项行动,探索“返乡学子+青年之家”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,加强青年群体与社区空间粘合度,打造社区治理“微阵地”3个,引导返乡学子在网格排查、垃圾分类、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中发挥生力军优势,在推进共富先行中合力唱响“我在窗口写青春”的奋进旋律。三是做实青春抗疫。寒假期间,32名“家燕归巢”返乡学子主动深入村居开展信息筛选、政策宣传、“扫楼”排查等工作。联合区青志协成立交通卡口“逆行守护队”,协助做好车牌登记、测温扫码、秩序维护、喷洒消毒服务。主动深入机场、汽车东站等场所,为2000余名往来旅客提供咨询指引、票务协助、行李帮带等志愿服务,以实际行动争当家乡防疫“守门员”。